Kẻ ngốc nghếch truy tìm hạnh phúc ở xa xôi, người khôn ngoan gieo trồng hạnh phúc ngay dưới chân mình. (The foolish man seeks happiness in the distance, the wise grows it under his feet. )James Oppenheim
Chúng ta nên hối tiếc về những sai lầm và học hỏi từ đó, nhưng đừng bao giờ mang theo chúng vào tương lai. (We should regret our mistakes and learn from them, but never carry them forward into the future with us. )Lucy Maud Montgomery
Người tốt không cần đến luật pháp để buộc họ làm điều tốt, nhưng kẻ xấu thì luôn muốn tìm cách né tránh pháp luật. (Good people do not need laws to tell them to act responsibly, while bad people will find a way around the laws.)Plato
Người ta thuận theo sự mong ước tầm thường, cầu lấy danh tiếng. Khi được danh tiếng thì thân không còn nữa.Kinh Bốn mươi hai chương
Người hiền lìa bỏ không bàn đến những điều tham dục.Kẻ trí không còn niệm mừng lo, nên chẳng bị lay động vì sự khổ hay vui.Kinh Pháp cú (Kệ số 83)
Những ai có được hạnh phúc cũng sẽ làm cho người khác được hạnh phúc. (Whoever is happy will make others happy too.)Anne Frank
Như cái muỗng không thể nếm được vị của thức ăn mà nó tiếp xúc, người ngu cũng không thể hiểu được trí tuệ của người khôn ngoan, dù có được thân cận với bậc thánh.Đức Đạt-lai Lạt-ma XIV
Hương hoa thơm chỉ bay theo chiều gió, tiếng thơm người hiền lan tỏa khắp nơi nơi. Kinh Pháp cú (Kệ số 54)
Người thành công là người có thể xây dựng một nền tảng vững chắc bằng chính những viên gạch người khác đã ném vào anh ta. (A successful man is one who can lay a firm foundation with the bricks others have thrown at him.)David Brinkley
Đừng chờ đợi những hoàn cảnh thật tốt đẹp để làm điều tốt đẹp; hãy nỗ lực ngay trong những tình huống thông thường. (Do not wait for extraordinary circumstances to do good action; try to use ordinary situations. )Jean Paul

Trang chủ »» Danh mục »» Rộng Mở Tâm Hồn »» 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 第三集 »»

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 第三集

(Lượt xem: 2.242)
Xem trong Thư phòng    Xem định dạng khác    Xem Mục lục  Vietnamese || Đối chiếu song ngữ


       

Giảng giải Kinh Phổ Môn - Bài giảng thứ ba

Font chữ:

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三集) 

1983/12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檔名:08-004-0003





請掀開經本七百九十九面,我們還是繼續看品題,從第五行看起:

「《大悲經》云:此菩薩不可思議威神之力,已於過去無量劫中作佛,號正法明如來。大悲願力,安樂眾生,故現為菩薩耳。」

這一段經文就是說明,菩薩是屬於帶果行因,所謂是倒駕慈航,他久遠劫已經成佛了。

為什麼不以佛身來度眾生,而降到菩薩的地位?這是我們在經論當中常常看到。佛是老師的地位,老師必定是尊嚴的,老師,我們一定向他請教,跟我們中國古禮一樣,只聞來學,未聞往教。所以師道是非常尊嚴的。即使世間帝王,對於老師也不敢南面臨之,這是古禮,都非常尊重的。皇帝接見老師,皇帝自己站在東面,老師站在西面,以賓主之禮來對待,不敢以君臣之禮,這是對老師的尊重。所以學要求學。

現在老師的身分降低了,為什麼?有家庭老師,所以學生對老師不尊重了。家庭老師,我請你來教,什麼時候打個電話,你來,我今天不想上課,你就不要來。呼之即來,揮之即去,這哪有師道?學生求學,對於老師要沒有尊重的心,給諸位說,那什麼都學不到。

今天講求學,不是求道,不是求學問,求的是什麼?求的是一點技術、科技,這個行;求道、求學不行。

那就是古德所謂一分恭敬心就能得一分,兩分恭敬心就能得兩分,沒有恭敬心什麼都得不到。佛法非常現實,佛法講的是道,沒有恭敬心就不會得道,縱然來聽,也聽不出門道。

因此,佛真正是慈悲至極,把自己的身分貶低,我在菩薩地位上。菩薩的身分跟我們是同學的身分,菩薩是同學,好像一個學校的校友一樣,他是前期畢業的,我們是後期的,遇到是學長而已。學長說話就比較隨便,不像老師那麼尊嚴,可以隨便說話。老師不能說隨便,學生沒有請求就去教他,沒有這個道理;但是學長、同學就可以,同學可以做不請之友,你不請我,我也可以來教你,你不願意學,我拖著你來學,行。同學可以,老師不行,老師的尊嚴一定要保持住。

所以,以佛的身分就是老師的身分,降低身分作菩薩,就是不以老師的身分來教化眾生,而以同學、學長的身分來教化眾生,這樣對接引眾生來說有許許多多的方便。

所以,無論哪一尊佛,他在這個世界成佛,他到那個世界,他就以菩薩身分來教化。這種情形好比我們現在的學校,佛就好比校長,他一定要保持他的尊嚴,這些教授就好比是菩薩,那就隨便多了。他在這個學校做校長,他可以到另外一個學校去做教授,去作菩薩。佛法,諸佛菩薩如是示現,可以說非常的普遍,無量無邊。

由此可知,菩薩已經是成佛再來之人,在楞嚴會上所示現的是初住菩薩。今天送一本《華嚴選讀》給諸位,這裡面也有一章是觀世音菩薩章,他所示現的是第七迴向位的菩薩。可見得他示現的身分,就是菩薩的身分,從初住到等覺,四十一個位次的菩薩他統統都示現,這樣才能普度眾生。

到後面我們能看到,看到他三十二應,三十二應那是示現無量無邊的身分,這是我們要曉得的。你說觀音菩薩究竟是什麼身分?什麼身分都有,無類不現身。

「別行玄云」,別行就是這一品經,這一品經,古大德把它從《法華經》裡面提出來單獨流通,就叫別行。單獨流通這一品可以說太多太多了。

玄是玄義,就是《別行疏》玄義裡面說,「觀世音者,西方正音名阿那婆婁吉底輸」,這是梵語,梵語音譯的,翻成中國的意思叫觀世音,「觀者能觀之智,世音者所觀之境」。所觀之境裡面又有四種,這裡頭都有。

能觀之智就是在昨天晚上所講的「入流亡所」,也就是反聞的功夫,這是非常非常的重要。

智揀別不是識,智是無分別智,有分別就叫識,就是第六意識,有分別、有執著是第六識、第七識,那不叫智。

智是無分別智,換句話說,就是清淨心所起的作用,清淨心能照,照的作用就是觀智。古德常常用水做比喻,水在平靜的時候,沒有風浪,像一面鏡子一樣,把它比作清淨心。它起的作用,它能照,正像一面鏡子,把外面所有的境界都照在裡面,照得清清楚楚,比作什麼?比作無分別智,照得清楚。

你心要是動了,就好比水起了波浪,水起了波浪它有沒有作用?也有作用,它也能照,但是能照就照得不完全,為什麼?它有界限,它有波浪的時候它照的是局部,局部也不清楚。

我們的心在不動的時候、清淨的時候,所起的作用就叫智,的確無分別。雖無分別,一切明瞭,不是說無分別什麼都不知道,無分別比有分別還要明瞭、還要真實,所以這叫智。

凡夫所用的心是妄心,用的是分別心、用的是執著心,所以那叫識。昨天跟諸位提過,交光法師在《楞嚴正脈》裡面一再的提倡捨識用根,就是把執著、分別捨棄掉,用無分別智,用這個作本修因才能得成無上菩提。

我們中國自古以來,世間法裡面、佛法裡面的教學都是從根本智下手,這是我們應當要明白的。唐大圓居士在《唯識新裁擷彙》裡面就提出這個問題,而且非常的感嘆,說民國以來,教育制度改革了,不在根本智上下功夫。沒有根本智就沒有後得智,你所修學的,正是清涼所說的,不是墮在無明,就是墮在邪見。

這也是今日之下我們修學很難成就的原因之一,這是一個重要的因素。根本智的修學就是在背誦,所以背誦,不但佛法裡面,從前念書都是從背誦下手。你看中國的小學跟現在小學不相同,古代的小學是以求根本智為目標,就是求無分別智。小孩七歲上學,「就外傅」,傅是師傅,就是老師,七歲就親近老師,離開父母跟老師。

中國的家庭,自古以來是大家庭制度,不像現在的小家庭,大家庭制度,大家庭有內外之分的。中國古時候建築的式樣,我們上一次到墾丁青年活動中心,它那個建築是我們中國古代的建築。諸位到那個地方去一參觀,它那只能夠代表中國南方的一個地區,北方的規模比那個還要大。大家庭制度,四合院,有好幾進的,所以它有內外。家室在內,客廳以外的都算是外。請來的老師,老師住西廂,西邊是招待賓客的,客房,西席;主人住在東廂,東道主,接待客人的。

所以請老師,老師住在西面的客房,那一邊就是教室。學生、家裡的子弟都跟著老師,就不再往裡面去了,只有放假,放假的時候才可以到裡面去看看母親、看看兄弟姐妹。

七歲就要跟老師在一起過生活了,老師當然要照顧他,學生要學著侍候老師,學什麼?學灑掃應對,學這個;學禮節,學知道尊敬長輩,知道如何侍奉尊長,學這些。

他學會侍候老師了,他回到裡面就曉得怎樣侍候父母、怎樣奉事父母;換句話說,所教的是生活教育,不是書本,是生活教育。現在的學生連掃地都不會掃,你看地一掃,掃得滿房子的灰塵,這就是不會掃地。會掃地的,地掃得乾乾淨淨,灰塵不會起來,你學過了沒有?從前小學學這個。以前的地不像現在,現在磨石子地乾淨多了。以前的地是泥土地,大家庭講究的,富有的家庭,地上鋪磚,所以灰塵我們比現在多,人家掃地的時候灰塵不會飛起來。所以生活教育現在已經不重視了。

除這個之外,老師再有一個重要的科目,就是訓練學生的根本智。根本智訓練的方法就是背誦經典,老師只教句讀,字的讀音讀得很正確,一句一句念得很清楚,不會把句子念錯,教這個,教學生背誦。所以,他從七歲大概到十二歲,把這些四書五經、諸子百家重要的東西全都背過了。你問他什麼意思他不曉得,他只會背,就是他沒有分別,老師也不講。

這個老師叫啟蒙的老師,叫根本的老師,這個老師最重要。

這個階段當中,所有東西都背過,而且背得很熟,老師的責任就是督促他背誦。有些小孩很聰明,教他的東西他念個幾遍就會背,老師把課程就要給他加重。

一般中等根性的人,大概一天可以背三百個字,普通的,三、四百個字。如果這三、四個百字他三遍就會背了,那老師必須要多上他的課,就是加重分量,要他背六、七百個字。

原則上,十遍之內他要能夠背,十遍到二十遍一定要能夠背得出來。能背出來之後,再督促他遍數,要背多少遍?要背一百遍以上。

我們圖書館有《五種遺規》,那是清朝,也是一個總督叫陳弘謀,他作的,裡面就講童蒙教學,古時候的童蒙教學,清朝也是如此。

根性要是鈍一點的,老師要督促他背兩百遍到三百遍。為什麼背這麼多遍數?這樣背下去之後,他一生都不會忘掉。到他成年之後,將來入社會上作文章、應對,引經據典隨手拈來,他不費力氣,不要去找參考書。

你說現在叫你寫篇文章,去翻了好多參考書,翻累死了,找都找不到,你說多苦。從前人家提起筆拈手就來了,這個功夫都是從小做的。

在佛法裡面,就像善財童子在文殊菩薩會下,就是學這個本事。

這個本事學會了,就是這些經書統統都背熟了,只要提一句就曉得在哪個書裡頭、在第幾頁第幾行,都背得這麼清楚,於是有資格參學了,這才有資格參學。

參學就是哪個地方有宗師,儒家稱為宗師,他通一部經,或者他通某種學問、學術,他在某個地方講學,你就可以親近他。他講《論語》,《論語》你會背了,你可以親近他,去聽他講解。所以,講解是另外一個階段。親師訪友,到外面去參訪,參訪就是要了解經義。

講學的時候老師不用書本的,不像我們現在講經要把經本擺在面前。為什麼?老師也是背過的,學生也是背過的,所以沒有書本。你要不會背,那你就沒有資格去聽。講解的時候是啟發後得智,從根本智裡面啟後得智,這是大用無方,受用無窮。

老師講學又沒有一定的方式,有的時候在講堂,從前講堂沒有桌子,都是用蒲團,就像我們念佛堂一樣,坐在蒲團聽講,不用書本,在一起研究討論。

老師要高興了,帶大家去郊遊,準備一些好茶、好菜,一路遊山玩水一路在講學,所以讀書樂!現在讀書苦,提到讀書都害怕,從前讀書是最樂的。

我們不幸而生在這個讀書苦的時代,沒有享受到古人那種讀書樂的滋味。

從前苦在哪裡?就是小學苦,背誦苦,從七歲到十二歲。十三、四歲那就非常瀟灑了,參學非常瀟灑,真正叫讀書樂。

佛門裡面的參學也是如此,所以佛門一出家是五年學戒,學戒是什麼?那個戒不是叫你學戒律,五年學的是《沙彌律儀》,就是十戒二十四門威儀,生活教育,等於新生訓練。你們學校裡新生訓練只有幾個月,大概是一、兩個月,佛門裡面新出家的訓練是五年。這個五年學什麼?就是學侍候大眾,學服務。在從前寺院裡住的人多,所有粗重的活都是初出家人做,像燒飯、種菜、砍柴、挑水,這是侍候大眾,都是新出家的人做,這是生活教育。

除這個生活教育之外,就是背誦經典。每個寺廟它都有學風、有道風,道風是行門,學風是解門。譬如天台的,它是依《法華經》,換句話說,你在這五年當中,你要把《法華經》背過,你要不能夠背誦,你將來沒有資格在講堂裡聽經,只有在講堂裡站在後面侍候大眾。人家說給我拿一杯水來,你趕快要端過來,給我拿個毛巾來,你也得侍候他,沒有資格坐下來聽經。

天台家不但要背誦《法華經》,還要背誦註解,那就是智者大師所作的《法華經文句》,一定要背。除這個之外,所謂天台三大部,《法華玄義釋籤》,我們那邊書架上精裝本的就是的,三大冊,那個要背。還有一部《摩訶止觀》,分量跟這個差不多,也有這樣三大冊。

所以天台宗的東西五年當中全要背過,才有資格學天台。

古人的成就是真正下了功夫,我們現在什麼功夫都不下就想成就,哪有這麼便宜的事情!我們想想,我們今天哪一樁能夠比得上古人?只有一樁,享福超過了古人,我們的享受比古人超過太多了,除此之外沒有一樣能比得上古人。

古人那樣的修學,還怕墮三惡道,底下的話我就不要說了,你們自己心裡明瞭。

這是講觀照一定要用根本智,希望諸位重視根本智的重要,就是無分別智我們必須要認真的去訓練。

「能觀」,就是觀智,就是根本智,「則明明不昧,了了常知,卓然獨存,返觀獨照,故稱觀也」,就是上面跟諸位講的入流。

「所觀」,這是境界,境界裡,因為觀世音菩薩他用這個方法是從耳根而入,耳是對音聲來說的,是音聲所入,他是用這個法門。

與大勢至菩薩用的法門不一樣,大勢至菩薩用的是「都攝六根」,觀世音菩薩六根裡頭用一根,單用耳根,這一點不相同,但是觀照、入流決定是一樣的。

這兩位菩薩都是我們念佛人的榜樣,是做功夫的一個模範。我們取大勢至菩薩都攝六根行,是好辦法,取觀世音菩薩專攝耳根也行,也是好辦法,都有很了不起的成就。

說到「音」,這個地方有了,有「正覺之音」,正覺之音就是法音。我們今天在講堂裡面講經說法,這是屬於正覺之音。

有「眾生之音」,眾生之音就是我們一般談話,言語。

有「器世界之音」,器世界,譬如風有音聲,雨也有音聲,甚至於包括一些樂器,樂器是器世界的。譬如我們這裡磬、木魚都是器世界的,在打擊、撞擊的時候都有音聲,這叫器世界之音。可以說包括我們現在所有樂器演奏的音聲,都是屬於器世界的音聲。很多人喜歡交響樂,那都是器世界的音聲。我們唱歌,歌唱那是眾生之音。

還有「雜類之音」,雜類就包括一些六道鬼神裡面的音聲。雜類之音從哪裡見到?我們現在有許多神咒,都是雜類之音。那不是我們世間的言語,雖然是梵文譯過來的,印度人也聽不懂。

咒子裡面很多是鬼神的音聲,你音聲念得很正確,能夠把鬼神召來。你把他召來,念另外一種咒可以把他請走,把他送走。所以神咒能夠役使鬼神,等於說為鬼神發號施令。但是你這個音一定要正確,你不正確,你說的他聽不懂,他就不會來,那就沒有效果。

所以發音要很正確,但是正確的確就相當之難,很不容易。說起來實在很簡單,咒雖然是翻譯保持它的原音,一定要有人傳授,沒有人傳授,我們照這個字去念,不會正確。你如果要不相信,你就拿英語或者是日語,你用中國字翻它的音,翻一段,然後你照中國字這樣念,你看看是不是它原來的音?你照這個音念,我是中國人,念得沒錯,一個字都沒念錯,可是他聽不懂,他莫知所云;咒語就是如此。

我們現在念咒也就是紀念的意思,誠心誠意去念,音不會正確的。因為釋迦牟尼佛所傳的,照中國的記載,釋迦牟尼佛到今年是三千零十年,這是我們中國歷史上記載的。這麼長遠的年代傳下來,那個音早就變了,不準確了。

所以咒,西藏藏語的發音比較上正確一點,因為藏文是直接從梵文變過來的。藏文裡面有很多的音保存著梵文的原音,所以比較上正確。說完全正確,我都不敢相信。我們中國的古音,在廣東話裡面,甚至於閩南語裡頭還保存一些,國語裡面幾乎都沒有了。譬如我們念南無(拿摩),南無(拿摩)是古音,現在念南無,這個音變很多了。我們今天念南念無,照這個字念沒念錯,你查查國語字典很正確的,沒錯,可是古人就聽不懂。所以那時候的音,跟我們現在有許多的音都變了。

四書裡的《大學》,我們講大學你們都曉得。可是古音那個大不念大,念太,學念教,念太教。我們現在聽古人叫太教,我們不懂;我們現在念大學,他也不懂。可見得文字沒有變,語音是每個朝代都會變。

今天我們對於神咒就是恭恭敬敬的去念,不要有分別,拿它來訓練我們的無分別智,那是很好的工具。就是不許你分別,不許你執著,也不要求它什麼意思,拿它來訓練根本智,是個非常好的工具。

這叫雜類之音,總稱為「世音」。至於怎麼個觀法,昨天已經跟諸位說過了,在此地我們就不必再囉嗦。

「能所合標,境智雙舉,故云觀世音。」到這個地方,這都是解釋菩薩為什麼取個名字叫觀世音,是說他名字意義的來源。

下面則是講「普門品」。

「普是遍義」,就是普遍,「行彌法界,隨心益物,稱體而周,故為普」。行,就是菩薩利益眾生的事業,行就是事業。實在講太普遍了,盡虛空遍法界哪個地方有眾生,菩薩就到哪個地方去,為眾生服務,幫助這些眾生,滿眾生的願望,有求必應,這是普的意思。

「隨心益物」,益是利益,物是一切人物,物包括了九法界的有情眾生。如果說利益人,人不包括天,也不包括餓鬼,也不包括畜生。說一個物就統統都包括了,我們講動物、植物、礦物,說個物全都包括了。所以,物的範圍比人的範圍大得太多了。

隨心兩個字的意義很深,但是在此地不能細說,諸位如果要了解,去研究《楞嚴經》,隨心應量,利益一切眾生。

「稱體而周」,體是法性,周是周遍,唯有稱體才周遍。這四個字我們還是不容易體會,我們說得淺近一點,你用平等心就周遍了,沒有分別。有分別,我做這樁好事只利益某一個人;沒有分別,一樁善事就盡虛空遍法界,所以叫普。

門是通達的意思,「門是通義,出入無壅」,就是沒有障礙,「法法全彰」,彰是明顯,沒有藏在裡面,全部都露出來,「事事無礙,故為門」。

「此菩薩」,就是觀世音菩薩,「不思議神力,照窮法界」,他的智慧、他的清淨心,將整個法界全體照在他清淨心中,就像一面鏡子一樣,無有不照。

「萬像流動」,這是指境界裡面森羅萬象,就是十法界依正莊嚴,流動是指這一切法的生滅現象。

「殊音異類」,前面講四大類的音聲不一樣,各個不相同。

他能夠「普現色身,隨機說法,妙行圓應」,圓是圓滿,應是眾生有感,菩薩就有應,感應道交,「無所障礙,故云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這是把品題也簡單的介紹出來了。

下面,在表解裡面有一段講的「來意」,這個意是意思的意,此地這個字寫錯了,意思的意,諸位改一改。

這一段來意就是底下這段文,我在這裡頭節錄的,我們念這段文就更清楚了。

「又妙音現形說法」,妙音是前面一品「妙音菩薩品」。妙音跟觀世音菩薩關係非常密切,就好像兄弟姐妹一樣,是一家人,因為他們是同修一個法門。妙音也是普遍的現身說法,「救濟眾難,與觀音無異」。諸位把前面妙音菩薩這一品跟「普門品」一對看,你就了解,大同小異。

異在什麼地方?「但略而未普,妙而未圓」,換句話說,妙音菩薩救度一切眾生,他的範圍小,不普遍。觀世音菩薩實際上就是把妙音菩薩的發揚光大,周遍法界。

所以你看在讚佛偈裡面,都是用「妙音觀世音」,把他合起來一起來讚歎。

「觀音不離是行」,觀世音菩薩這個行門跟妙音菩薩是一樣的,就是他的範圍大,「而能大千圓應」,大千是講大千世界。

「無去來相,所謂自在之業,普門示現,則進於妙音矣。」進是進步,比妙音菩薩更進一步,將妙音菩薩的行法發揚光大,周遍法界,普利眾生。

「其實二聖一道」,這個二聖就是妙音、觀世音,這兩位菩薩是同一個門、同一個道路,「相為終始」,妙音菩薩是開端,觀音菩薩則是發揚光大達到極處,達到一個終極,一個是開端,一個是表終極。

「故後頌」,偈頌裡頭,頌「觀音之德,而兼云妙音。是知二聖一道,即妙音之行,而演為普門」,觀世音菩薩把它發揚光大,成為普門這個法門。「是知相為終始」,終始比始終意思要長得多。說始終,從開始到結束,這一個段落就過去了;說終始,就永遠沒有完的時候。譬如說今年七十二年年終,到第二天,七十三年開始了。所以,終始是相續不斷的相,始終是個斷滅相,意義不相同。

「欲體前法,須兼二行」,這就是教給我們,你要想學觀世音菩薩普門圓應,要從妙音菩薩下手,為什麼?「從妙而普,有始有終,然後圓備,故繼妙音而說普門焉。」

普門品就是這麼來的,是由妙音而發揚光大才說普門品,這個來意就是說明這一品的來意。

底下有兩段,諸位看表解上,丙的這一段略略的介紹這一品的內容。

觀音菩薩一共有三經,有三部經,三部經都不是獨立的。第一部經在《華嚴經》裡面,諸位在《華嚴選讀》裡面看到,是在「入法界品」當中的一章,就是善財童子參訪觀世音菩薩。

觀世音菩薩代表是第七迴向的菩薩,這一章我們過去講過。

第二部經就在《楞嚴》上,我們是按照佛講經的順序,釋迦牟尼佛成道是第一部講《華嚴》,《華嚴》以後就是阿含,阿含之後就是方等,《楞嚴經》是屬於方等,在《法華》之前。所以,第二部講觀世音菩薩就是在《楞嚴經》第六卷「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第三部就是在法華會上,這個「普門品」。

前面兩經都說到菩薩的修行,他自己怎麼成就的,尤其是在《華嚴》上,《華嚴》稱為「觀自在」,稱觀自在,偏重在自己的成就,偏重在自成就;稱觀世音,偏重在利益眾生這方面。自受用稱之為自在,他受用稱之為觀音,大慈大悲。

所以「普門品」裡面就沒有講到他自己修學的經過,沒有說這個,完全說菩薩利益眾生的事業。它的內容完全是圓應大千,把眾生的苦難歸納為十大類,跟《華嚴經》裡面用十來表法是一個意思。外面的災難有七大類,「免七難」,內在的災難,就是煩惱,有三大類,貪瞋痴,菩薩能夠幫助你「免七難,離三毒」。

一切眾生還有許多的欲望,求不得苦,所以觀音菩薩有「應二求」,二求實際上講無論你想求什麼都包括在這裡面,不要看到觀世音菩薩應二求,只是求男、求女。佛當年講經,大概也最重視,世間人最重視就是後代,總想後代有好兒子、好女兒,連這個都可以求,其他的當然不成問題。所以是在一切求裡面舉重的,其餘這些輕的當然都包括在其中。

這十二個就是觀世音菩薩十二大願,像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接引眾生一樣,他是以十二大願來救苦救難,普度眾生,流傳妙法,妙法就是《妙法蓮華經》。所以這一品在《法華經》裡面屬於流通分,不是正宗分,屬於流通分。

底下有「勸發」,就是勸勉大家要發心,發什麼樣的心?底下有五條,這五條都是《法華經》裡面的,而且都是《法華經》裡面的流通分。

「為法」,就是為了求法,「當如藥王苦行分身」,「妙音菩薩品」前面就是藥王菩薩這一品。

自古以來,諸佛菩薩、祖師大德沒有一個不是為法忘軀,自己肯犧牲。

玄奘大師當年到印度去求法,如果還顧及到自己身命、顧及自己的安危,不肯犧牲享受,怎麼能吃那個苦?那是徒步走去的!從中國到印度要走三年,不是短距離,當中要經過大的沙漠、要通過叢林,那是高山,比我們這個阿里山不知道要高多少倍。二次大戰的時候,飛機都不能夠飛越,要從山當中繞過,你說那個山多高。所以去的人,我們中國這些發心到印度去取經的,有一百多個人發心去,回來的呢?回來只有十幾個人,都是在途中遇難,喪失了生命。哪一個人都知道這個危險,他還是要發心去,為法犧牲。

像諸菩薩,在本生經裡所講的,更不必說了,我們有沒有這個精神?稍稍受一點點苦就不肯幹了,那還能行嗎?還能有成就嗎?要知道古人求法之難,釋迦牟尼佛為半偈而捨全身,這個故事諸位都曉得。我們今天對於法物、對於經典糟蹋、不愛惜,這是過失!雖然今天印刷術這麼發達,我們對經典為什麼要尊重?古時候人求來不易!我們今天雖然容易得到,我們要尊重,要想到從前人求法之難。

《楞嚴經》,般剌蜜帝法師把手臂剖開,經典藏在這裡面帶來,因為他那邊那時候海關這部經不准出去,是國家的國寶,禁止帶到別的地方去。他偷偷的用這種方法帶到中國來,你說那樣的苦心,我們今天拿到經典怎麼能不重視!這是講為法,為了求法。

「弘法當如妙音觀音,普門圓應」,唯有弘法才能報佛恩。弘法要有觀世音菩薩的精神、有妙音菩薩的精神,有教無類。所以說眾生有感立刻就有應,感應道交,絕不分彼此。不分:你是中國人,我應當對你多說一點,他是外國人,那給他少說一點。那就不是觀世音菩薩,也不是妙音菩薩。盡自己所知道的完全說出來,利益眾生,幫助別人,幫助別人沒有任何條件。

如果講經說法還要講條件,你請我講一座經,你得要供養我多少錢,這就是商場上談生意買賣,這叫「裨販如來」,把佛法當作貨物去販賣,這個罪過是阿鼻地獄的罪業。

所以法師,你們諸位將來要發心當法師弘法利生,要曉得,搞得不好的時候將來果報在阿鼻地獄,你還不曉得怎麼去的。我一生弘法利生,做這麼多好事情,我怎麼還墮地獄?你弘法利生,原來你是在賣佛法,你是在買賣佛法。佛法是要弘揚的,怎麼可以當商品去賣?

尤其現在你看印的經,版權頁一看,「版權所有,翻印必究」,這八個字就送到阿鼻地獄去,阿鼻地獄已經掛號、已經註冊了,等他去報到去。

佛法要流通,歡迎翻印,印得愈多愈好,怎麼可以說不准翻印?這還得了!佛經不可以,不可以這樣用這個字樣,他叫你流通的,流通的功德無量無邊,怎麼可以說版權所有,不准翻印?縱然你是法師,你自己的著作,我註的註解,後面也應當要流通,要歡迎翻印。我自己註的,我不准流通,我這個「版權所有,不准翻印」,你這就是買賣佛法,你註得再好,你還是造阿鼻地獄的種子。

我講經,有很多地方都不歡迎我的,為什麼?聽到我的,好像我在罵人,我句句說真話!他要覺悟,把那個版權頁撕掉,後頭印個「歡迎翻印」,他功德無量。所以我看到這些人造業,你要勸他,他還說是我囉嗦、是我多事。他說我這個書要不賣,我哪有錢再印?印經的錢來自十方,不必去賣。眾生有福,佛菩薩自然有感應,求這些幹什麼?觀世音菩薩救苦救難,還跟我們談條件?而是我們眾生總是以凡夫心,希望觀世音菩薩幫忙,向觀世音菩薩許個願,將來一定要還願,這就是談條件:「觀世音菩薩你保佑我,我發了財之後我來供養你。」觀世音菩薩有能力幫助你發財,何必要你供養?他幫你發一百萬,你拿十萬塊錢供養他,觀世音菩薩蝕了大本,哪有這種道理?這都完全用凡夫心測度菩薩的心量,大錯大錯!諸佛菩薩對待一切眾生沒有條件的。

所以弘法要如觀音、妙音,他們是榜樣。

「護法當如神咒降魔」,緊接著「普門品」下面是「陀羅尼品」。神咒,剛才跟諸位說過,是招呼鬼神請他們來護法、來降魔。而神咒能夠降魔,與鬼神打交道是一方面,可是更重要的一面,是要降服自己的心魔。諸位要曉得,魔來害你,就好比一個國家,外面有敵人要來攻擊你,你內裡面一定有漢奸、有奸細,有為他做情報人員,內外勾結,他才敢動手;如果你內面能夠團結一致,魔力量再大,他不敢侵犯你。

外面的魔是什麼?你看《八大人覺經》裡面講四種魔,外頭魔只有一種,天魔,那是外面的。其餘的內應可了不得,內應有三大類,有五陰魔、有煩惱魔、有生死魔。內外一勾結,魔的勢力才大,你才有無量無邊的災難。內裡面沒有魔,外面天魔外道對你無能為力。到那個時候,你內裡沒有魔,外面魔很奇怪,外魔一看到你是個正人君子,他不但不欺侮你,反而佩服你,他發心來保護你。如果你一變心,跟他一樣,他就欺侮你,魔的性情就是如此。所以,我們行得正,你不要理會他,他自然對你恭敬,他來保護你。你天天要求他、拜他,要去拜託他,他看到你這個人很可憐,我可以欺侮你;換句話說,你始終就被他控制了,沒有辦法離開他。

所以佛教給我們,「可得為世間事,不可得為世間意」,這兩句話在《阿難問事佛吉凶經》裡頭,諸位都念過,非常重要。世間意是什麼?就是跟鬼神打交道,像算命、看相、看風水,跟這些鬼神打交道,求這些鬼神能夠降福,求他保佑,跟他打交道。那就是跟魔套關係,猶如我們人的社會上跟黑社會的頭目拉關係。拉關係有一點好處,他有勢力能幫你忙,但是你一生得受他控制,得不償失。

世間事,樣樣事我們都能做,喜歡怎麼做就怎麼做,自己做怎麼舒服就怎麼做,何必要去問神,要去求這些魔鬼?用不著。你發菩提心,你修菩薩道,那些鬼神見到你,對你就五體投地,頂禮膜拜。你是聖人,你是佛的弟子,他怎麼不尊重你?你再去尊重他,他瞧不起你。雖然你是佛門弟子,他曉得你是掛名的、你是冒充的,你不是真的,他更欺侮你。這些道理要懂。

所以降魔,用神咒降魔,先降自己的煩惱魔,外面鬼神自然不敢侵犯。這是護法,我們過去在講席當中常常提到,護法先要護自己的法,護自己的法先要護自己的菩提心,不能忘失菩提心,護自己的清淨心,從這裡做起。

神咒,一句「南無觀世音菩薩」就是神咒,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就是神咒,不要再去搞其他的咒子,搞得太多你心都亂了。這個咒子靈,那個咒子不靈,起了分別執著是一個都不靈。為什麼?你心不清淨,護就護清淨心,一個咒能得清淨心,這個咒就靈;兩個、三個,清淨心搞亂了,那咒都不靈了,沒有一個靈。

所以諸位要曉得,一就靈,二就不靈,學東西愈簡單愈好,才有靈驗。多了分心,多了在裡面起許多無謂的分別執著,破壞了自己的清淨心,這個咒都失去效力。

「修行當如嚴王轉邪」,就是「妙莊嚴王品」,也都在我們這一冊,我講這五種統統在下冊,都在這一冊。他是修行的模範,修行要緊的在哪裡?轉邪見為正見,轉邪行為清淨行;換句話說,妙莊嚴王是勇於改過自新。轉邪,拿現在話講就是改過自新。知道自己有過失,他馬上就能改正過來,我們修行要像他。我們修行所以不能成就,就是曉得自己有很多毛病,改不過來。譬如頭一個大的毛病,貪心,名聞利養、五欲六塵放不下,明明知道應當要放下,就放不下,不能改過。

還有一個什麼?懈怠、懶惰,明明知道我們要勤奮,可是偏偏就喜歡懶惰。這個就不能成就。自己的毛病自己一定要曉得,要想辦法去改,如果要不改,一生決定不能成就。

我們哪個毛病最重,先要從最重的下手,因為最重的能夠改了,其餘那個輕的小毛病很容易改。

我過去初學佛的時候,我自己曉得,我的毛病就是懈怠、懶惰。自己知道,很不容易改,別人勸我,跟著人家還是不行。最後用什麼方法?講經,把這個毛病改過來了。我講經,剛剛開始學講經,講一個鐘點要準備二十個鐘點,一個星期講一次,我至少要用二十多個鐘點的時間來預備,沒有充分的預備,到講台上下不了台。

所以說一個老師督促我,我還是懈怠,到講台上,這麼多老師,幾百個人眼晴都盯著你,沒有辦法懈怠了。好辦法!所以有些人說,你怎麼那麼喜歡講經?我哪有喜歡?對治毛病!我說我在講台上做學生,講台下面都是我的老師、都是我的監學,一個個人都在督促我,天天在這裡聽,看看我有沒有進步。我哪裡在講經?我是在這裡提出報告,向老師報告。我用這個方法對治我這個毛病。所以你自己要想方法來對治,你要是不認真想個好方法來對治的話,這樣懈怠下去,將來以後一事無成。

每個人的毛病不一樣,不是一個方法能夠治一切人,不可能的。而且每個時期的毛病又不一樣,這幾年有這個毛病,前幾年有那個毛病,不一樣的,會變的。方法也得常常變,就好像害病一樣,去年害一場病,今年又有病,病不一樣,一個方子,吃一個藥,那會害死人的。藥方要隨時去調整,藥物也常常要換,這樣才能把病治好。

修行就是治病,我們的行為發生了毛病,要把它修正過來,所以說總綱領就是改過自新。譬如說大家都曉得修行一定從戒律下手,來修正我們身心行為。可是功過格,你看這些年印了多少多少萬本,總有幾十萬本了,幾個人照這個去做?有人拿到,很發心去做,做個兩天、三天,完了,就懈怠了,不再做下去。

蓮池大師《自知錄》那是出家人的功過格,蓮池大師祖師位上,他一生就照那個修行。我們今天打開來真正慚愧,也很想做,做了一天,第二天就忘掉了,第三天就丟到腦後去了。他能成祖師,我們怎麼能成為祖師?就這一點就不如他,其餘的還談什麼?記個日記,記個三天,今天忙,算了,今天不要記了。到了明天,又忘了一天,乾脆算了,別記了。沒有恆心,沒有長遠心,那怎麼行?怎麼能成就?所謂是「有恆為成功之本」,無恆是大病,要改過來,要有恆,要有耐心,要有長遠心,這是我們應當要學妙莊嚴王修行。

「勸發必如普賢要祈」,勸發就是勸一切眾生發心,要學普賢。

普賢勸我們什麼?經文上有四條,第一個「諸佛謢念」,你不發心則已,你發心必定得諸佛護念,你不要害怕,不要有疑惑。大凡學佛修行人,就是一個是疑,一個是怕,所以他沒有辦法精進。

疑怎麼?佛講的話真可靠嗎?我什麼都不求,什麼都放下,明天我沒飯吃怎麼辦?明天誰來供養我?誰送東西給我吃?你就懷疑了,對佛不相信。不相信怎麼辦?還得求人!

第二個就是恐懼,因為有疑就有恐懼,所以必須還要存一點錢,還要搞個小道場,還準備自己還得養老。好像在這個娑婆世界日子還很長,還不想走。念這一句「阿彌陀佛」又希望趕快往生極樂世界,這一邊還準備很多很多事情,還準備再過個幾十年、幾百年、幾千年的樣子,你看心口相違。心裡想的跟你自己所行的完全是兩樁事情,不一樣,這怎麼會有成就?

出家人在從前是三衣一缽,每天到外面托缽,有的時候也托不到。托不到不怨天不尤人,托不到的時候,回來好好的念一天佛,明天出去再去托,不求人!你不求人,佛就來護持,護法神就來保佑,為什麼?他有責任,他要護持這些修行人。這些修行人如果缺道糧,他要想辦法送來。如果你要去求信徒,護法神「我樂得自在,他有辦法,用不著我幫忙」,護法神都走了。佛也跑掉了,菩薩也沒有了,護法神也沒有了,跟你往來打交道的是什麼?都是些魔鬼,都是些邪神,你跟他打上交道,你麻煩大了。

我在大概十幾年前,我四十五歲的那年,在基隆大覺寺,靈老和尚請我在那裡結夏安居,給他們大眾講《楞嚴經》。講堂就在天王殿的隔壁,天王殿裡供的韋馱菩薩,我那個時候就勸大眾,我們修行人不求信徒,好好的辦道,如果我們道糧斷了,韋馱菩薩馬上要撤職查辦,他護的什麼法!我們要天天找信徒去化緣,韋馱菩薩塑的像在,韋馱菩薩神不在,他不來,為什麼?他一看到你們這些人都有辦法,那用不著護持了。所以諸佛護念,你真發心,心地清淨,諸佛護念,不要操一點心。

我剛剛學佛,是第二次見章嘉大師,那時候我一個禮拜跟他見一次面,頭一次見他,他教我看破、放下,叫我從布施下手。第二次去見他的時候,他就跟我說,真正學佛的人,你的一生統統有佛菩薩、護法神給你照顧,你什麼都不要操心,什麼都不要過問。我就相信他的話,所以我從學佛以來一直到今天,什麼事不操心,什麼事不過問。你問我這個圖書館的事情,我什麼都不知道,圖書館怎麼來的?怎麼成立的?不曉得,圖書館這些開銷,不知道,什麼都不知道,你看心多清淨。

無論到哪個地方弘法,他們要給我建道場,好,點點頭,你們去搞去。怎麼搞成的?不曉得,這才自在。要我去想方法,帶著多少錢到美國去建個道場,我才不幹。我到那裡去逛了一趟,他們就把道場建成了,要請我去。我說好,一年來一次,給你講一部經,這個多自在。

所以給諸位說,一無所有就什麼都有。你要有了一樣,你只有這一樣,丟掉了就沒有了。什麼都沒有,什麼都現成,得大自在!諸菩薩得大自在,我雖然沒得大自在,得了一點小自在。所以我信心具足,諸佛菩薩護念。

第二,「植眾德本」,植就是培植,我們自己要修養,要曉得培福、修德。從哪裡做起?從戒、從定,這是德本;修六度、修十波羅蜜是福之本。有德、有福,無論到什麼地方都不會缺乏。

這一句著重在服務大眾,為大眾服務。戒律也是為大眾服務,你看看《沙彌律儀》這二十四門威儀就是服務大眾。

 「入正定聚」,這是自受用,修自己。自己要把心安住在定境上,也就是像《彌陀經》裡面所講的,把自己的心安住在「一心不亂,心不顛倒」,這是自受用。

 「發救一切眾生之心」,這就是菩提心,菩提心裡面的大悲心,四弘誓願裡面「眾生無邊誓願度」,要發這個心,你的心量才廣大,才不會自私。把我執,你看不破自然沒有了。破我執好難好難!小乘人斷惑多麼不容易,大乘菩薩斷惑那個方法太巧妙了,為什麼?把你的心擴大,小我就沒有了。

這是普賢菩薩在法華會上勸勉大眾,我們今天在此地讀《法華經》,我們也是法華會上的一分子,普賢菩薩的勸發當然包括我們在內。

到這個地方,講到這裡,我們把題目的意思全都介紹完了。下面這就是正式的講到經文了。

這一品在全經體系裡面,在佛門裡面講科判,也就是章法結構、思想體系,它的題目標的就是「普門圓應」,這是「普門品」的總題目。底下分為兩段,兩個大段落。

第一大段落是「問答顯德」,顯是顯示,就是菩薩的德能,也是菩薩的事業。德就是一種成就,他在事業上有了不起的成就,這個德跟得失的得在古時候通用。

第二個大段是「聞品獲益」。那是就我們一般人,我們聽到菩薩與佛一問一答,說明觀世音菩薩無始劫以來,盡虛空遍法界,所做的利益眾生的這些事業,我們聽了之後,自己獲得利益。這個利益裡面最大的,啟發我們的信心,感發我們效法菩薩,菩薩能做,我們也應當要效法他,也應當要學他。

第一大段裡面有「長行」、有「偈頌」,長行是散文的體裁,偈頌是以詩歌的體裁,偈頌多半屬於重頌,講到底下再給各位說明。

長行裡面,問答有「兩番問答」。「初」,這是第一番,是「問答觀音人」,就是問答觀音菩薩這個人。「又二」,裡面又有兩小段,第一小段是「無盡興問」,無盡是無盡意菩薩,他發起提出這個問題。

請看經文,八0一面倒數第四行。

【爾時無盡意菩薩。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觀世音菩薩以何因緣名觀世音。】

這就是問觀音人,他是什麼因緣他叫做觀世音?這一品,品就是品類,是因無盡意菩薩發起的。我們看看菩薩的名字,裡面含義就很深,表示普門是無盡意,「表普門圓行應現無盡也」。所以哪一個人來問,他都代表的有含義。

「若愚讚云,世間無邊塵擾擾,眾生無數業忙忙,愛河無底浪滔滔,是故我名無盡意。」

這是古德對於無盡意菩薩的一首讚詞。觀音菩薩的事業跟讚歎無盡意菩薩這一首的讚詞是相當的,觀音菩薩的事業、觀音菩薩的悲願也是無有窮盡的。

『偏袒右肩』這是禮節,所以在行禮的時候不忘承事,這才叫真正恭敬。在行禮的時候,把右面的手膀露出來,為什麼?做事情方便。如果老師有什麼事情吩咐你做,他立刻就起來,跪的時候跪一隻腳,不是兩隻腳都跪下去;兩隻腳跪下去,起來不方便。所以做事時要快、要敏捷、要確實,自古以來就講求。老是做個事情慢吞吞的、愛理不理的。不是老師要你這樣的、要求你的,你一定得對我恭敬,不是的。你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是你自己的事情。如果一個老師說「你非對我恭敬不可,你不恭敬我就不教你,你對我一分恭敬我教你一分,十分恭敬我教你十分」,這個老師是凡夫,不是菩薩,為什麼?他有分別心。所以,恭敬是你自己本身的法器、你本身的修養。老師同樣講東西,你能夠接受多少與你的恭敬心成正比例。你沒有恭敬心,你在老師會下縱然住上二十年、三十年,你也決定沒有成就。

你們不相信你看《六祖壇經》,那個慧明在五祖會下多少年,一無所得,為什麼原因?沒有恭敬心。他去追六祖追到了,提了個包袱提不動,這時候恭敬心生了,他一下就開悟了,太顯然了!老師何必要求你對他恭敬?不是的,是你自己能夠得多少,與老師不相干,老師心清淨。你恭敬他,他要歡喜,那他是凡夫,他就退轉了。

他絕對不會因為你對他恭敬而心動,你對他不恭敬他心裡就怨恨了,這個老師是博地凡夫,不值得我們跟他學。

老師心地清淨,八風吹不動。所以,你自己態度之傲慢、恭敬,就是曉得你自己能夠接收多少東西,你能夠得到多少東西。老師對於學生,看這個學生,老師一樣講經,看到哪個人能夠得幾成、哪個人能得多少,他清清楚楚,他從哪裡看的?他從你恭敬心上看的,一點都不錯。高明的老師一看,看得清清楚楚,決定沒有差錯,根本不要考試,不要問的。

現在還要來個考試、來個測驗,未必是真的,未必能測驗得那麼真實;從恭敬態度上、表現上來看,絕對正確。

所以古德教學從來沒有聽說考試過的,沒有,但是老師對於學生的程度,進步、退步,了解得太清楚了。

所以在行禮的時候恭敬心具足。

『合掌』,諸位要記住,「合掌」也是表恭敬,十個指頭代表散慢,十個合一,表示一心,所以掌要合攏。有些人合掌當中是空的,大拇指伸得長長的,這表示什麼?不是一心,散亂心,還是散亂。有這個形式,沒有誠意。

合掌是表一心,所以掌要合攏,指頭要併起來。有些還有出家人,合掌的姿勢不對,不知道在戒壇裡怎麼教的,就不曉得。大概現在戒壇引禮師也馬虎了,為什麼?受戒人多了。人多了就馬虎,這一定的道理,他精神照顧不到,不能一個一個的來糾正,所以有許許多多不如法的事情。

『世尊』下面這就是問答的言辭。請教釋迦牟尼佛,問觀世音菩薩他這個名號是什麼因緣得來的?為什麼觀世音菩薩有這麼高的聲望,有這麼大的名氣?提到觀世音菩薩沒有人不曉得,今天講知名度最高。我們佛門裡面所有的諸佛菩薩要講知名度,觀世音菩薩第一。有很多人不曉得阿彌陀佛的,不知道本師釋迦牟尼佛的,但是沒有不知道觀世音菩薩的。

前面我跟諸位說過,經典裡面知名度最高的是《金剛經》,佛菩薩裡面知名度最高的是觀世音菩薩。無盡意菩薩問的意思就在此地,為什麼他有這麼高的知名度?他是什麼因什麼緣而有這樣的成就?

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 Xem chương trước «      « Sách này có 4 chương »       » Xem chương tiếp theo »
» Tải file Word về máy » - In chương sách này

_______________

MUA THỈNH KINH SÁCH PHẬT HỌC

DO NXB LIÊN PHẬT HỘI PHÁT HÀNH




Nghệ thuật chết


Hoa nhẫn nhục


Sống và chết theo quan niệm Phật giáo


Báo đáp công ơn cha mẹ

Mua sách qua Amazon sẽ được gửi đến tận nhà - trên toàn nước Mỹ, Canada, Âu châu và Úc châu.

XEM TRANG GIỚI THIỆU.





Quý vị đang truy cập từ IP 3.138.116.20 và chưa ghi danh hoặc đăng nhập trên máy tính này. Nếu là thành viên, quý vị chỉ cần đăng nhập một lần duy nhất trên thiết bị truy cập, bằng email và mật khẩu đã chọn.
Chúng tôi khuyến khích việc ghi danh thành viên ,để thuận tiện trong việc chia sẻ thông tin, chia sẻ kinh nghiệm sống giữa các thành viên, đồng thời quý vị cũng sẽ nhận được sự hỗ trợ kỹ thuật từ Ban Quản Trị trong quá trình sử dụng website này.
Việc ghi danh là hoàn toàn miễn phí và tự nguyện.

Ghi danh hoặc đăng nhập

Thành viên đang online:
Rộng Mở Tâm Hồn Phạm Thiên Rộng Mở Tâm Hồn Pascal Bui Rộng Mở Tâm Hồn Nguyễn Sĩ Long Rộng Mở Tâm Hồn Phan Huy Triều Rộng Mở Tâm Hồn Tam Thien Tam Rộng Mở Tâm Hồn Tri Huynh Rộng Mở Tâm Hồn caokiem Rộng Mở Tâm Hồn hoangquycong Rộng Mở Tâm Hồn Lãn Tử Rộng Mở Tâm Hồn Ton That Nguyen Rộng Mở Tâm Hồn ngtieudao Rộng Mở Tâm Hồn Viên Hiếu Thành Rộng Mở Tâm Hồn Chúc Huy Rộng Mở Tâm Hồn Trương Quang Quý Rộng Mở Tâm Hồn Lê Quốc Việt Rộng Mở Tâm Hồn Du Miên Rộng Mở Tâm Hồn Quang-Tu Vu Rộng Mở Tâm Hồn phamthanh210 Rộng Mở Tâm Hồn An Khang 63 Rộng Mở Tâm Hồn Vạn Phúc Rộng Mở Tâm Hồn zeus7777 Rộng Mở Tâm Hồn Trương Ngọc Trân Rộng Mở Tâm Hồn Diệu Tiến Rộng Mở Tâm Hồn Nguyên Ngọc Rộng Mở Tâm Hồn Trần Thị Huyền Rộng Mở Tâm Hồn Thiện Diệu Rộng Mở Tâm Hồn Nguyễn Văn Minh Rộng Mở Tâm Hồn Diệu Âm Phúc Thành Rộng Mở Tâm Hồn Thiền Khách Rộng Mở Tâm Hồn nước Rộng Mở Tâm Hồn Bui Tuyet Lan Rộng Mở Tâm Hồn Xuân Thôn Rộng Mở Tâm Hồn Nguyên Độ Rộng Mở Tâm Hồn Thích Quảng Ba Rộng Mở Tâm Hồn Pháp Tâm Rộng Mở Tâm Hồn Dinhvinh1964 Rộng Mở Tâm Hồn Yduongvan Rộng Mở Tâm Hồn Trí Tuệ Từ Bi Rộng Mở Tâm Hồn Tiến Mạnh Rộng Mở Tâm Hồn Hoat Khong ... ...

Hoa Kỳ (107 lượt xem) - Việt Nam (76 lượt xem) - French Southern Territories (14 lượt xem) - Saudi Arabia (2 lượt xem) - Nga (1 lượt xem) - Algeria (1 lượt xem)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