Ý dẫn đầu các pháp, ý làm chủ, ý tạo; nếu với ý ô nhiễm, nói lên hay hành động, khổ não bước theo sau, như xe, chân vật kéo.Kinh Pháp Cú (Kệ số 1)
Sự hiểu biết là chưa đủ, chúng ta cần phải biết ứng dụng. Sự nhiệt tình là chưa đủ, chúng ta cần phải bắt tay vào việc. (Knowing is not enough; we must apply. Willing is not enough; we must do.)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Hãy tin rằng bạn có thể làm được, đó là bạn đã đi được một nửa chặng đường. (Believe you can and you're halfway there.)Theodore Roosevelt
Bạn nhận biết được tình yêu khi tất cả những gì bạn muốn là mang đến niềm vui cho người mình yêu, ngay cả khi bạn không hiện diện trong niềm vui ấy. (You know it's love when all you want is that person to be happy, even if you're not part of their happiness.)Julia Roberts
Nay vui, đời sau vui, làm phước, hai đời vui.Kinh Pháp Cú (Kệ số 16)
Đừng bận tâm về những thất bại, hãy bận tâm đến những cơ hội bạn bỏ lỡ khi thậm chí còn chưa hề thử qua. (Don’t worry about failures, worry about the chances you miss when you don’t even try. )Jack Canfield
Như bông hoa tươi đẹp, có sắc nhưng không hương. Cũng vậy, lời khéo nói, không làm, không kết quả.Kinh Pháp cú (Kệ số 51)
Thành công không được quyết định bởi sự thông minh tài giỏi, mà chính là ở khả năng vượt qua chướng ngại.Sưu tầm
Bậc trí bảo vệ thân, bảo vệ luôn lời nói, bảo vệ cả tâm tư, ba nghiệp khéo bảo vệ.Kinh Pháp Cú (Kệ số 234)
Nhà lợp không kín ắt bị mưa dột. Tâm không thường tu tập ắt bị tham dục xâm chiếm.Kinh Pháp cú (Kệ số 13)

Trang chủ »» Danh mục »» Rộng Mở Tâm Hồn »» 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 第二集 »»

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 第二集

Donate

(Lượt xem: 3.758)
Xem trong Thư phòng    Xem định dạng khác    Xem Mục lục  Vietnamese || Đối chiếu song ngữ


       

Giảng giải Kinh Phổ Môn - Bài giảng thứ hai

Font chữ:


SÁCH AMAZON



Mua bản sách in

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集)1983/12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8-004-0002

請看下冊七百九十八面第五行。
【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

在前面給諸位介紹過經題,現在我們所看到的是品題。大義法師在註子裡面註解得很詳細,我們讀這一段註解,首先說明菩薩得名的由來,為什麼他叫觀世音菩薩。

「《悲華經》云,過去散提嵐界,善持劫中,時有佛,名曰寶藏,有轉輪王,名無量淨。第一太子,三月供佛齋僧,發菩提心,若有眾生,受三途等苦惱,凡能念我稱我名字,為我天眼天耳聞見,不免苦者,我終不成菩提。寶藏佛云,汝觀一切眾生欲斷眾苦,故今字汝,為觀世音。」

這是說明菩薩得名的來由,可見得,得名確實與菩薩成就之後大慈大悲的願力完全相應。

這一段文裡面,都是敘說菩薩在過去世中因地的本事,最重要的,我們在這裡看到發菩提心。後面這個願就是四弘誓願,所謂「眾生無邊誓願度」,發的是這個願。

菩提心是我們修學的根本,佛在大經上常常教我們,不發菩提心,或者是忘失菩提心,菩提心我們發了,發了怎麼樣?發了忘掉了,這種情形可以說太多太多了,把菩提心忘掉了。

菩提心是覺心,我們在境界裡面一念迷,菩提心就忘掉了。

忘失菩提心,修一切善法,皆為魔所攝持,你們想想這個東西嚴重不嚴重?所以講到學佛,真難!有幾個人心是安住在佛道上、安住在菩薩道上?如果我們把心真正安住在菩薩道上,就是說不失菩提心,給諸位說,修行證果也只不過是三、五年間之事,這是一點都不假的。為什麼不能成就?就是心不在道,時時忘失菩提心。

對於菩提心,我們在此地也得要做個簡單的介紹。因為我們這個講堂,不僅僅是諸位在此地聽經,你們看到我們現場錄影,這個錄影帶馬上就要寄到國外去,在國外流通得很廣。所以我們會想像到,許許多多人要看這個錄影帶。

我們再看底下一段經文。「楞嚴」,這是引用《楞嚴經》上說的,「菩薩自陳云」,這就是《楞嚴經》上「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在第六卷,《楞嚴經》的第六卷,「由我供養觀音如來,蒙彼如來,授我如幻聞熏聞修金剛三昧,成就三十二應,十四無畏,四不思議。彼佛如來,歎我善得圓通法門,於大會中,授記我為觀世音號」。

這是說明菩薩得名第二個因緣。是由於他供養、親近觀世音佛,與觀世音佛同願同行,蒙佛授記,他叫觀世音菩薩。

這段經文在圓瑛法師講義第八百七十九頁,如果諸位有圓瑛法師的講義,可以參考。

大義法師註解「普門品」,引用《楞嚴經》的文很多,所以我們在黑板上將《楞嚴經》一段重要的經文特地寫出來,供給諸位做參考。

下面這些話都是觀世音菩薩自己說的。

「世尊」,這是佛問圓通,觀世音菩薩對答釋迦牟尼佛,稱本師釋迦牟尼佛為世尊,

「憶念我昔」,回想我在過去生中,這不是過去多少年、多少月,是在過去生中「無數恆河沙劫」。菩薩記憶力太好了,我們過去一個月、兩個月的事情都想不出來,他知道前生的事情,不但知道前生,知道無數劫前生的事情。我們想不想知道?當然很想。能不能知道?給諸位說能。如果你要會用觀世音菩薩這個修行的方法,你依照這個方法修,我剛才說過了,不要幾年就成功了。

但是決定不能忘失菩提心,這是關鍵的所在,要念念不忘,決定有成就。一天二十四個小時,菩提心才現幾個剎那、幾秒鐘,那有什麼用處?沒有用處。甚至於,不學佛的人不談,我們講真正已經出了家,天天在受持聖號、受持經典,一天當中能有幾秒鐘發菩提心?我們不要論一分鐘,我們就問,你曾經有幾秒鐘你這個心是菩提心?那我們談什麼成就?念念都是迷而不覺、邪而不正、染而不淨。這個修法,我看再修無量阿僧祇劫之後,我們還是現前這個樣子,不會有進步的,這是我們要認真警覺的。

我們把經文念下去。

「於時有佛出現於世,名觀世音」,就是他親近的這一尊佛,「我於彼佛發菩提心」。你看看,在此地又看到人家發菩提心,剛才在《悲華經》裡面我們念的這段經文上,第一句也是發菩提心。「彼佛教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經文到這裡是一段。

首先,我們要跟諸位談一個重要的問題,那就是發心。在前面,我們在經題裡面講到「法」這個字,「法」是世出世間無量無邊的法門,把它歸納起來不外乎三大綱領,就是眾生法、佛法、心法。我們不必再重複的講。

最重要的就是心法,心是一切萬法的本體,一切大乘了義經典全都是說的心法。悟心法,這個心法就叫佛法,迷了心法,那個心法就叫眾生法。三法原本就是一法。

菩提心就是這個心覺悟,換句話說,就是佛法,菩提心就是佛心,這是修行證果的因地心。學佛的同修都聽說過,古人給我們講,「因地不真,果招迂曲」。我們無量劫修行到今天,現在得的是這個果報,什麼道理?應該懂得了,那就是因地不真,我們常常把菩提心給忘掉了。

菩提心在大經裡面,像《大乘起信論》裡面所講的,第一個是直心,第二個是深心,第三個是大悲心。其實這個三心也是一心,以直心為本體,深心是自受用,就是自己的享受,大悲心是他享受,他受用,就是我們待人的心。我們對待別人,對人、對事、對物是要用大悲心,對自己是要用深心。

註子裡面註得很多,怕諸位愈看愈迷惑、愈看愈看不懂,我用最簡單的話來說,直心就是平等心。我們想一想我們有沒有?我們在一切境界裡面,幾時平等過?都是不平。總是我比別人強一點,總是那些人都不如我,這是凡夫心,是分別、執著、妄想,那是迷,不是悟。覺悟了,萬法平等。
我們前面也說過,佛與大菩薩境界當中是「一切眾生本來成佛」,「情與無情,同圓種智」。唯有直心才能夠證得這個境界,才能入這個境界,才能夠安住在這個境界當中。

這是我們的真心,是我們的本心,本心本來是平等的,無有高下,我們失掉了。

佛勸我們要發,但是剛剛第一剎那發了,第二剎那就不平等,就失掉了。

菩提心是以這個為基礎,如果沒有直心,深心跟大悲心都沒有。諸位不要以為他雖然是對人不平等,但是他那個人還很慈悲。諸位要曉得那個慈悲是愛緣慈、眾生緣慈,不是大乘佛法裡面講的大慈悲心,因為大乘佛法的大慈悲心是從直心裡面生的。

或者說深心,我們也很清淨,小乘阿羅漢、辟支佛、權教菩薩也相當清淨,見思煩惱都斷盡了,那難道不是深心嗎?給諸位說,不是。聲聞、緣覺根本沒有菩提心,所以在楞嚴會上說他們是外道,阿羅漢跟辟支佛都是外道。這個外道叫門裡外,佛門裡面的外道,不是佛教之外的,是佛教裡面的外道。

為什麼叫他外道?他沒有發菩提心;沒有發菩提心還是心外求法,所以叫外道。

可見得問題關鍵就在菩提心,我們要特別重視它,不是說天天念過就算了。我們無量劫以來,哪一生哪一世不念?念了有什麼用?從來就沒有認真發過。

深心就是清淨心。所以我們自己受用,自己享受,享受什麼?心地清淨,這是最高的享受。無論在什麼境界當中,如果心清淨,這是一味的享受,這就叫正定,這種享受叫正受。

這個享受,對一切境界來講就是一真法界。在天堂,你沒有樂受,你心清淨,如果你有樂,你心不清淨,失掉清淨了;在地獄裡面,你覺得有苦,那你心不清淨。如果是清淨心,在天堂跟地獄是平等的享受,他都不接受,這叫真正的享受。

所以佛法裡面講三昧,你看前面華德菩薩,末後這句經文裡講,「華德菩薩得法華三昧」,三昧就是正受。我們現在所受的都不正常,喜怒哀樂愛惡欲,這七情五欲的享受不正常,那是凡夫的享受,虛妄不實的享受,不是正常的,不是真正的享受。

幾個人能懂得這個境界?幾個人能夠認得這個好處?這是直心所起的作用。
所以你心平等,你的享受,自己享受一定是清淨,對待別人,待人待物待事必定是大慈大悲。

所謂是「無緣大慈」,無緣是無條件的,「同體大悲」,同體的意思,經題裡頭看出來了,一切萬法都是一心所變現的,它怎麼不同體?《華嚴》裡頭說得好,「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那是哪個心?就是自己的真心。十法界依正莊嚴都是自己一心變現出來的境界,如果你不迷,這一切境界都是佛境界;你要迷了,才有十法界,才有無量無邊的法界。

這是菩提心最簡單的解釋。

不發心沒法子修,不發心,佛菩薩不能教你;換句話說,佛菩薩想教你,你程度不夠,你的條件沒有具足。

譬如我口渴了,我想問人家要一杯好茶,不但解渴,而且還可以享受一番,可是我們自己連個茶杯都沒有。人家有,怎麼辦?沒有法子給你,至少你自己要帶一個茶杯。

所以佛法講法器,你自己要具備法器的條件,什麼條件?就是發菩提心。真發菩提心,諸佛菩薩常常就來找你,為什麼?你夠資格了,你可以學大乘佛法了,而且你這一生當中必定成就,諸佛菩薩哪有不歡喜的道理!生生世世勸你,你都沒有真發心,都沒有真回頭,這一下真發心、真回頭了,你們想想諸佛菩薩多高興!所以你不要以為我都遇不到佛、遇不到菩薩,沒有這麼好的因緣;佛菩薩時時刻刻環繞著你、照顧著你,幾時你回心轉意,他就現身了。你要是還是念念都是迷惑顛倒,他現身也沒有用處。不但沒有好處,還有壞處,為什麼?增長你的邪見,增長你造罪業的機會。諸位能夠從這個地方體會得到,才曉得佛菩薩真正慈悲。

底下一段這就講到供養,供養我們後面會講到。

供養有兩種,一種是身供養,我們親近、承事,就是替他服務,這是一種供養。

第二種是最重要的,發心供養,就是發菩提心,依教奉行,這叫真供養。

你看《華嚴經》裡面講,讚歎供養的功德,那真是「唯佛與佛方能究竟」。《華嚴經》裡面有一品專門讚歎發菩提心的,叫「初發心功德品」,這個經我們過去講過。有了因地心,佛菩薩來照顧你,就一定教給你修行的方法。講到修行方法,這就是修三慧。

「教我」,這是觀音菩薩說的,古觀音佛教他,「從聞思修入三摩地」。我們初學的人,往往就把聞思修三個字錯解了。

聞,是不是我在這裡跟諸位講,你們在那裡聽,這就叫聞?一面聽一面在那裡想,想這個道理,是不是叫思?給諸位說,那你就全都錯了,你在那裡打妄想。

聞慧,這個三慧難得,為什麼難得?因為你沒有菩提心。沒有菩提心,只給你講什麼?講戒定慧,講三學,你可以修學的,我們初學的人可以修學;三慧沒有資格。你想想看,聞思修叫三慧,我們連定都沒有,哪來的慧?這個定不是普通的定,連聲聞緣覺的定都不行,是菩薩所修的大定,定當中開慧。

其實,小乘人到四果羅漢,九次第定成就了,可惜的是他住在定中,他不願意把定的境界捨棄,把自己境界向上提升。他果然發心不住定境,再要向上提升,這就叫發菩提心。所以說回小向大,這個時候他有慧,往上一提升就是慧,而這個慧裡面佛菩薩一定來教他,這個慧裡頭有聞慧、有思慧、有修慧。

可見得慧的層次,我們講樓房,那是第三層,第一層是學戒,第二層是修定,第三層是開慧,而後才有聞慧、思慧、修慧。這是一種修學的綱領,是大乘佛法裡面修學的總綱領。

小乘修學的總綱領是三學,戒定慧,大乘修學的總綱領就是聞思修。小乘的目標是證得偏真涅槃,大乘的目標是入三摩地。

三摩地是什麼?在《楞嚴經》裡面講就是楞嚴大定,在我們念佛法門裡面來講,就是理一心不亂。名稱不一樣,它是一樁事情,在每一個法門裡頭說的名稱不相同,同樣一個境界。 觀音菩薩在楞嚴會上所示現的,這是講他過去,他依照觀音佛教給他這個方法、這個綱領修學,證得楞嚴大定。

在菩薩地位上,《法華》與《華嚴》都是圓教,他是在什麼位次的菩薩?《楞嚴經》裡面所說的,他是初入三摩地,換句話說,他是圓教初住菩薩。在《華嚴經》裡面我們所看到的,那就不是初住,境界已經提升了。在「普門品」裡面所看到的,菩薩沒說他的修行,只說他度眾生的大願大用,當然他已經成就了,他自己要沒有成就,怎麼能夠從體起用?說他自己已經入三摩地,從聞思修入三摩地了,他還沒能教化眾生,還沒能發揮他的作用,他證入的境界還淺;如果說他普度眾生了,那他證的位次必定甚深甚深。

所以這三經合看,才能對於觀世音菩薩有真正的了解、有相當的認識,才能夠建立我們自己的信心,如何跟觀世音菩薩打打交道。所以,對於教理絕不能夠疏忽,一定要認真去研究。

既然講到聞慧,聞是什麼?是講耳根當中的聞性,是以聞性聞如如之理,也就講的是真理。這個方法立刻就起始覺的妙智,像《起信論》裡面給我們講本覺、始覺。

這個始覺,跟諸位說是正覺,就是經上常常念到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翻成中國意思是無上正等正覺。這個始覺之現前,就是正等正覺開始顯現出來了。聞是說這個意思。

什麼叫思慧?思慧就是你正覺的觀察,絕對不是意識心。交光大師在《楞嚴正脈》裡面,教導我們捨識用根,識是什麼?心意識。

禪家參禪叫離心意識參,禪家那個手段多半是從意根,就是意根的根性,也有用都攝六根,用這個方法。觀音菩薩他是從聞性上下手。

凡是用六根根性必定成就,你要用六識,用意識、用末那識,那就糟糕了,不管你修的哪個法門,都叫凡夫行,眾生法,不能了生死,不能出三界。這是我們要記住的。

用凡夫心,就是用心意識,只有一個辦法還有救藥,那就是念佛法門,帶業往生。所以這個法門叫難信之法,因為所有大小乘經論都沒有這個說法,哪有帶業的?只有這個法門。但是這個法門也要把理路搞清楚,不要自己誤會了。

為什麼?我們在過去生中跟菩薩一樣,他修了無量劫,我們也修了無量劫,他已經成佛了,我們還在當生死凡夫。原因在哪裡?他曾經回頭過,我們是從來沒有回過頭。不但沒有回過頭,我們就是念佛也沒有念好,也是盲修瞎練,生生世世都盲修瞎練。

如果你要是不盲修瞎練,你早到西方極樂世界,我們尊稱你為諸上善人了,你已經成了大菩薩,你怎麼還會跟我們坐在一起?可見得你那個佛沒念得好,就是說,功夫成片都沒有念到,沒能夠往生。

這一生我們又遇到佛法,假如還是盲修瞎練一通,這一生又空過了,像過去生中一樣。來生的境遇可能還不如今生,這個事情麻煩大了,所以不認真怎麼行?

要認真,先要把理論搞通,我們費這麼多的時間、費這麼多的精神來研討《彌陀經疏鈔》,目的何在?無非是想把這個道理、方法、境界搞清楚,我們這一生決定往生,不要空過了。

《疏鈔》講一遍四年,我們現在這個錄音帶,一次錄一個卡式錄音帶一個半小時,現在這個帶子已經有三百二十五個了,經還沒講完。所以要曉得我們目標之所在。可見得這個念佛法門也不是想像那麼樣容易,說它是易行道、說它容易,是比其他一切法門容易,那是真的,一點都不假。

為什麼?其他的法門要成就,必定是戒定慧、聞思修、入三摩地,你必走這個路子,八萬四千法門都是不能違背這個原則的,這裡頭沒有帶業的。這個路入三摩地,剛才講了,就是理一心不亂。

淨土之易,易在哪裡?易有帶業往生,有凡聖同居土。

前面也跟諸位說過,那得要有觀照的功夫,佛號念得才能得力。
說到我們,觀音菩薩有求必應,念觀音菩薩聖號,也要念到一心不亂。那個一心不亂,跟《彌陀經》裡面講的是一樣的,有事一心、有理一心、有功夫成片。與菩薩感應道交、有求必應,最低限度要念到功夫成片,到這個時候有求必應了。

那我們要問了,你求什麼?到這個時候,你有資格跟他交上朋友、打上交道,「觀音菩薩,我現在有一點事情麻煩你,你得幫助幫助我」,他一定答應。這個時候你要是求世間的功名富貴、名聞利養,行,都求得到,他都會幫助你。

那就太小兒科了!求什麼?求成佛、求成菩薩,不求則已,要求求大的,不求小的。諸位果然在這個地方要明白這個道理,信心啟發了,你這一次觀音佛七就沒有白打了。對你這一生的修行,這是個關鍵的時刻,應當要好好的把握住。

所以思慧簡單的說就是正知正見,正等正覺是正知正見,也是《法華經》裡面所講的佛之知見。

參禪要離心意識,教下也要離心意識,不離心意識不能夠大開圓解。念佛也要離心意識,不離心意識不能得理一心不亂,但是可以得事一心、可以功夫成片,所以念佛好就好在這裡。禪與教如果不離心意識不能了生死,沒有辦法超越輪迴。由此可知這個法門的殊勝。

我在美國講經,我不投其所好,他們喜歡禪、喜歡密,我禪的東西也講了不少,密的東西拿來我也能冒充行家,我不講,我專講淨土法門。為什麼?去一次機緣不容易,不去則已,去就說真實法。

有沒有人接受?有很多人接受,原來學禪、學密的,聽了我講幾次,他們的心都動搖了,都要修淨土了,你看這是好現象。可見得真實法必定有人接受,有諸佛菩薩冥冥當中加持。

什麼叫修慧?修慧就是這個地方所講的,「聞熏聞修」。菩薩在《楞嚴》上,聞熏聞修上還加了個幻字,「授我如幻」。幻這一字就是三輪體空,這非常重要,要「即相離相」,決定不能住相。為什麼?一有住著,那就不叫反聞、不叫做內照,心又跑到外面境界上去了。這個功夫非常的細密,念念要回光返照。

《楞嚴》上講的,「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所以你要懂得反聞,這是功夫的訣竅。可是剛才說過了,那個條件是在菩提心,你沒有菩提心,反個什麼聞?反過頭來還是妄想分別執著;你往外攀緣是妄想分別執著,往裡面攀緣還是妄想分別執著。所以歸根結柢菩提心太重要了!菩提心是真心,不是妄心,真心是平等心,離一切相,即一切法,要在這個裡面去修。

修慧所生的功德不可思議,那就是智慧現前;智慧現前,對內就是《楞嚴經》講的解六結、破三空,這樣自己才能夠證得楞嚴大定,才能夠入三摩地。所謂三摩地就是定慧一體。

六祖大師,你看在《壇經》裡面給我們講的坐禪、修定,他那個坐禪咱們得要搞清楚,那個坐禪不是在那裡盤腿打坐,叫坐禪。

六祖講的禪,六祖是從《金剛經》上開悟的,所以他所講的東西都離不開《金剛經》,在《金剛經》上都找到依據。什麼叫禪?「不取於相」就是禪。什麼叫定?「如如不動」就叫定。坐禪,行住坐臥只要你心不向外面攀緣,在一切境界如如不動,都叫坐禪。不是說坐在那裡,坐是什麼?坐是最穩當,不動,它取這個意思。是我們心在一切境界裡面都如如不動,這就叫坐禪。

六祖這個說法,固然是在《金剛經》上找到理論依據,六祖之前,我們在經典裡能不能找到這個修行法?給諸位說,有。《四十華嚴》裡面五十三參,善財童子參訪鬻香長者,他是修禪定的。我們在經文裡面看到了,他禪定到哪裡修?到市廛,古時候的市廛就是我們現在講的市場、百貨公司,最熱鬧的場所。他不是到那個地方去盤腿面壁,坐著給人看,不是的,他去逛街,看看,這樣也看看,那樣也看看,這叫修禪定,這叫坐禪。

百貨公司常常去看看,曉得什麼?曉得科技的進步,現在有哪些東西新產品,這是開智慧。你問起我,我樣樣都知道。可是我絕對沒有那個心,看了這個稀奇我也想買,動心了,動心,定沒有了,禪也沒有了。

樣樣都清楚,是智慧,法法裡頭皆如如不動,這叫禪定。

所以,普通人到百貨公司看,那個誘惑力太大了,新的稀奇東西心裡都動心了,那是凡夫。一個修行人也跟普通人一樣去看,這個點頭、那個也很好,他不動心,那叫修禪定。所以坐禪在那個地方去坐,不是去找一個人跡不到的地方,到那裡去面壁,不是的。那是小乘人修禪定,菩薩修禪定不如是,哪個地方熱鬧到哪兒去。這叫修,修什麼?修我們的妄想,修我們的分別,修我們的執著。我們在一切境界裡面起心動念了,那就是病,要把它修正過來,在一切境界裡頭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這叫修慧。

念佛,這一句佛號就是在當你自己守不住的時候,心被境界所轉,就是在境界裡頭起心動念了,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提醒自己,怎麼又迷了?

這個佛號的意思,「南無」是皈依,皈是回頭,我被境界迷了,在境界裡起心動念了,從迷裡頭趕快回過頭來。依,依什麼?依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的意思是無量覺,「阿」翻成無,「彌陀」翻成量,「佛」翻成覺。無量是一切法這個境界無量無邊,無量無邊境界裡面我們都要覺而不迷,你懂得這個意思,這句佛號就是觀照。所以它是喚醒我們的迷惑、喚醒我們的顛倒。

不是一昧念這句佛號,把它當作神明來看待,「你就保佑我,你看我天天念你,我對你這麼好,我有難你應當來救我」。你這麼搞法就錯了,那就迷信了,那變成宗教。

告訴諸位,佛教不是宗教,宗教都是感情的,宗教都是迷信的,宗教都是要靠他的,自己無可奈何,要求他來幫忙。佛法不是的,佛法是叫你靠自己,叫你自己要覺悟。自己果然覺悟了,連各宗教的教主都要來拜你做老師,為什麼?他的問題還解決不了,他必定要來求你。

所以,我們得認清楚佛法本來面目,它是智慧的教育,智慧的教學。 對內有這麼大的好處,這是講自利,佛法的自利,解六結,越三空,破五蘊,超五濁,全憑三慧。

這個三慧,它的總名稱就叫做根本智,你們在經上常常看到的,又叫做無分別智,三慧都是無分別智。無分別智是對內的,對外那是叫大慈大悲,是後得智,是為他受用的。

我們現在顛倒錯亂,把他受用的當作自受用,自受用的沒得了,這才變成生死凡夫,才變成可憐憫者。

下面有一段經文,這是講聞思修三慧,你看他是怎麼個學法,他入三摩地,請看經文。

「初於聞中」,這一句四個字就是三慧裡面的聞慧,聞慧只有一句。我這裡有三個段落,就是三慧。從「入流亡所」到「空所空滅」,這一段是思慧、修慧都包括在其中。「生滅既滅,寂滅現前」,這是講境界,這就是入三摩地。所以我們自己要曉得,境界一定要知道,自己達到這個境界,曉得。好像我們走路一樣,我們先研究地圖,搞清楚了,到達那個地方,我知道我現在到什麼地方。

寂滅現前這個境界,你是念佛人,是用念佛功夫達到的,你自己很清楚,你已經證得理一心不亂。自己證得的境界不需要去問別人,特別是在末法時期,佛在《楞嚴經》上說得很好,「邪師說法如恆河沙」,你要去請教別人,別人把你的路指錯了,你不叫冤枉嗎!本來你走的是一條正路,你自己不相信去請教別人,他指一條邪路讓你去走,那就壞了。

所以自己一定要曉得境界,那就是多多的讀誦大乘經典。佛教給我們,佛滅度之後,我們「依法不依人」,法就是經典,我們一定要依照經典裡面的理論與方法,經典當中所給我們講的境界。

說到功夫,就在「入流」這兩個字。

「聞中」,前面講過了,這是聞慧。決定不能錯用了心,不要把六識裡面的耳識當作聞慧,那就錯了。不能把第六意識那個善於分別、思惟、想像的,把它當作聞慧,那也錯了,那就變成「因地不真,果招迂曲」。所以,它不是耳識,也不是意識,而是耳根的根性,就是六根根性。

聞性,佛在《楞嚴經》上雖然沒有講,但是他講過見性,有很長的一段經文,「十番顯見」。你懂得見性了,你就懂得聞性,因為性是一個,「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所以,六根的根性只要舉一種說明就夠了,其餘的觸類旁通。

功夫就是思修,思修就是入流,入流就是返照,觀音菩薩所講的反聞,「反聞聞自性」,入是返,向內,不向外。向內,完全是以智慧為基礎,觀智它是能入,耳門是所入;換句話說,他用的功夫,我們在此地做一個簡略的說明。因為這是講原理,這個原理懂得了,不管你用什麼功夫都用得上,都能幫得上忙。

耳根它的對象是音聲,當你聽到音聲,怎麼個反聞法?開頭,說實在話還是要用分別心,為什麼?你要不用分別執著,那你跟觀音菩薩同一儔類,你不是凡夫,你的成就,三年就可以證到三摩地的果位,你不是凡人。

所以我們還是要從觀照、照住到照見,要走這個路。

觀照、照住都是用意識心,這是交光大師跟長水他們註解《楞嚴經》,所謂新舊兩派,那個不同的地方就在此地。舊註都是依據天台的思想,天台止觀,因為天台止觀修行方法是用意識心。而交光大師完全用《楞嚴經》本身所講的方法,就是說的奢摩他、三摩、禪那,捨識用根,那是一乘的修行法。

用意識心,一般講是三乘的修行法、大乘的修行法。

我們在中國禪宗也能看得出來,六祖大師他這個方法,就是從達摩祖師傳下來的這個派別,是捨識用根,所以他接引的根性是上上乘人。神秀大師當時在北方,接引的大眾是大乘人。可見得大乘人還是用的心意識,上上乘人捨識用根,無論在禪、在教,甚至於在淨土都是一樣。

我們既然沒有辦法捨識用根,我們就用第六意識,從觀照的功夫下手。那就是,當我們聽到音聲的時候,不論什麼音聲,你聽到之後是了了分明,了了分明就好了,不要再去執著。為什麼?你用的第六識,了了分明,一執著就變成第七識,那就跑得太遠了。

這時候就回過頭來,像禪家功夫一樣,去研究、去思惟,能聞的是誰?誰能聞?譬如人家讚歎你,你馬上回過頭來,能聽到這個聲音的是誰?耳聽到的嗎?識聽到的嗎?性聽到的嗎?你往裡面去用功夫,外面那個讚歎你也就不生歡喜心了,你就不起煩惱了。人家罵你,你也聽到這個聲音,能聞的是誰?你把那個罵的人的話都忘掉了,你也不生煩惱了,你也不受氣了,用這個功夫。

我們念個佛號,能聞這個佛號的是誰?用這個觀照功夫,這就是覺,這就是不迷。不隨外境流轉,把外面那個境界統統轉變為自己內照的功夫,這叫反聞,這叫入流。所以反聞、入流,思慧、修慧都在當中。

可是諸位要記住,當你向內內聞的時候,你還在那裡起一個疑情,能聞的是誰?依舊是意識心。這個功夫如果用在念佛上,可以到事一心不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決定有把握。但是要證理一心,不行,那功夫差得很遠。可是,如果到你得到事一心,再往上提升到理一心,把心意識捨掉,不用這個心,那麼提升是相當快的,這個我們一生當中決定可以能夠證得的。這是屬於「智光內照」。

入流就是與本覺相應,這叫合覺。「亡所」,所就是剛才比喻譬如讚歎你的音聲、毀謗你的音聲,你怎麼樣?忘掉了,沒有注意到。你整個意識都集中在反聞,集中在內照去了,不向外攀緣,把外面境界忘掉了。這個忘掉不是說外面境界你不清楚,你真的把它忘掉,不是。這個忘是個比喻,就是外面境界已經不取相,像《金剛經》裡講「不取於相」,不取外面境界相。把外境全變為智慧向內去照去,用這個功夫。

這個功夫只要你用得稍稍得力,那我們講念佛功夫成片,帶業往生,的確不難!

單單講用這個功夫,就是功夫成一片,帶業往生,給諸位說,我們從一個初發心、初學的人,用上三年功夫真的能成就。可是你不能失去觀照,你要失掉觀照的時候,三年就不能成功。就是說,人家讚歎你,你還歡喜,你心往外跑;人家毀謗你、罵你,你還生氣,你心也往外面跑。

凡夫就是心往境界上跑,這很苦惱的事情。學佛的人的功夫,他心不往外面跑,他能守得住。

觀照就是把心收回來,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方法。不但佛法裡面叫你收心,連儒家在學問上也講究這個功夫。你看孟子所說的,「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放,放在外面嗎?放在六塵境界上嗎?這就是我們佛法常講的流逸於六塵境界,把這個收回來,這就叫學問。

儒家做學問也講這個,但是它沒有講到更上一層。佛法是講觀照,求其放心跟觀照功夫是一樣的,一個意思。講照住,照住是講修定,儒家有。但是講照見,儒家就沒有看到,所以它的境界相當之高。依儒家的修行法也能到事一心不亂的境界,但是它沒有迴向,沒有求往生;它要一迴向往生,那就不是往生凡聖同居土,而是方便有餘土。

由此可知,儒家學術的基礎我們不能夠忽視,因為中國佛法是崇尚於大乘法,大乘法必定要以小乘為基礎。譬如大乘講三慧,你沒有三學,你就沒基礎。那個三慧是戒定慧之慧,你沒有那個慧,談什麼聞思修?所以它以小乘為基礎。

可是小乘到中國來行不通,原因在哪裡?我們中國的儒家、道家代替了。儒家、道家的學術思想、修持的功夫不在小乘之下,在心、在願比小乘大得多;功夫相當於小乘,但是他的願力與大乘不相上下。所以大乘佛法特別能夠在中國發揚光大,確實得力於儒、道的基礎,這個道不是道教,是道家。有這樣的基礎在,大乘佛法一到這個地方來就行得通。這是我們應當明瞭的。

亡所,在六結裡面,第一個結就解開了,就是「動」。因為人在這個境界裡頭常常用這個功夫,他心地清淨,外面無論境界順逆,好像都與他不相干,他自己的心很清淨,常住在清淨當中。這個時候的境界非常好,在佛法裡面講,第一個得到叫輕安。但是注意,這不是禪定,距離禪定功夫還遠得很。這是你剛剛得到的一個好境界,就是你心不為外面境界轉了,你心得輕安,無論是順境、逆境你都能夠處之泰然。

心清淨,「靜」也是個結,這個結要不解開也是個麻煩事情,所以必須依舊要用入流這個功夫。入流的功夫,就是反聞的功夫,要用到底,從開始一直要用到成佛為止,不能夠中斷。不要說我現在得點輕安,好像舒服了,你就不用這個功夫,那好了,你的境界就止在這個地方。你境界止於這個境界,跟諸位說,修其他的法門不能成就。因為什麼?你沒有斷煩惱,你這是伏煩惱,伏住,沒斷,不能了生死,你還是要有輪迴。所以這個事情麻煩大。

修淨土,功夫到這一層,功夫成片了,帶業往生沒有問題。可見得帶業往生不難,容易!但容易什麼?六結裡頭解一個,你要沒有這個能力,往生沒有把握。

諸位要曉得,到你臨命終時來幫你助念,那個可靠大概只有千分之一的樣子。活的時候你都不願意往生,死了之後勸你往生,你真肯嗎?到臨命終時,我這個人還沒有見到,我那個事情還沒有交代好,你看看牽腸掛肚的事情那麼多,不行,放不下!所以學佛的,佛常常教你平常要放下。

出家人修行比在家人方便在哪裡?出家人沒有家業,比較上簡單容易。可是現在出家人不行了,都有財產、都有所有權狀,銀行都有存款,到臨命終時還是放不下。不像從前,從前出家人沒有財產,三衣一缽,比較上容易放下,到臨命終時給他助念,他想想我真得去往生。現在出家人不行了,我還有廟,我還有那麼多財產,我辛辛苦苦經營的,又怕人家搶去,那你自己命也沒有了,這個事情麻煩大了!

所以,入流的功夫,諸位要記住,這個是不管八萬四千法門,包括念佛在內,這是修行的總綱領。不管你是用意識心還是用菩提心,都是這個原則。所以這個功夫決定不能終止,念念都要提起來,這就叫覺。

古人所謂是「不怕念起,只怕覺遲」,這個覺就是入流,就怕你把這個忘掉,你一不入就出,心就被境界轉了。你在境界裡面起了名聞利養、起了貪瞋痴慢,心就跑出去了。如果是入流的話,決定沒有,決定沒有名聞利養、貪瞋痴慢,決定沒有。他心清淨的、平等的,雖不是真平等,但是表現在外頭確實平等。

真平等什麼?要入三摩地才真平等。

這個時候向平等這個路子走去,所以他的現相是平等的,他心是清淨的,這叫真功夫。

現在還有一些出家人,年輕的,要去搞什麼博士學位,搞一個頭銜來,認為沒有這個,將來弘法利生不方便。他能成功嗎?決定不能成功。為什麼?心都向外攀緣,沒有做入流的功夫。

六祖大師不認識字,你看今天全世界提到六祖,哪一個不崇敬?他不認識字,他不要說博士學位了,他連小學都沒有畢業。人家為什麼尊敬他?他做入流功夫。要那個學位有什麼用處?不要被那些世間名聞利養所欺騙,不能上那個當!當年遍融禪師教給蓮池大師的就是這句話。蓮池大師去參訪的時候,三步一拜,那麼樣的虔誠,拜到老和尚面前,求老和尚指示一條明路。老和尚就這麼一句話教導他,「不要被名聞利養欺騙了」。他一生的成就,得力於老和尚這一句話,死心塌地,老實修行,他能成為一代祖師。

這個第二句就是把靜結也解開了,「所入即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這個境界在破五陰裡面,就是色陰突破了,色受想行識,破了色陰的區域,相當於小乘阿羅漢的境界。小乘羅漢從初果就叫羅漢。

初果,如果照小乘的修學方法,給諸位說,麻煩!我們中國人就是最不喜歡麻煩,中國人個性喜歡簡單、明瞭。中國的文章,它的標準是簡要詳明,簡單、扼要,又詳細、又明白。你看看古文,你們讀《古文觀止》,一篇文章,短的幾十個字,長的也不過兩、三百個字,講得多清楚。現在把它翻成白話文,翻成幾千字都說不清楚。中國人說話也是簡單明瞭,不麻煩。

小乘如果是證得初果的話,就是見道位,要斷三界八十八品見惑,相當的麻煩。前面這兩個結解開了,就相當於小乘見道位。你看用這個方法,比小乘人用那個辦法簡單多了,收的效果一樣。不但收的效果一樣,比小乘收的效果還要殊勝。因為小乘他有很重的執著在裡面,他必須再要將三界八十一品思惑斷盡,才能將我執破掉,法執還都在。所以,大乘佛法用這個方法,在功夫上等於小乘這個境界,但是在執著上比小乘人輕得太多了。

下面講,「如是漸增」,這就是功夫不斷再往前面進,絕不終止在這個境界當中,不斷的向上精進。

「聞所聞盡」,這就是「根結」。根結必須到動、靜這兩個境界消失了,根結就現前。

古人註解《楞嚴》有個比喻,六結就好比我們穿六件衣服,我們看只看到外面這一件,必須脫掉外面一件,才看到裡面一件。根結從外面來說是第三件,前面二件脫了才看到第三件,一般人很不容易發覺的。

我們現在能夠體會到的、所接觸的是動,一切都是動相,外面境界動,我們的心也動。

至於靜,我們能夠想像得到、能夠理解得到,可是我們靜不下來,能理解到。

至於根,那就不曉得了。就是外面這一件,裡面這一件彷彿還能看到一點,再裡面,再裡面不知道了。

必須前面兩個結解開,這第三個根結就現出來,現出來就可以破它了;就是你功夫再繼續不斷的精進,定力愈來愈深,根結也解了。

根結解的現象是什麼?能受跟所受沒有了,就是受陰破了。

就是你有感受,像我們每個人都有感受,受就是根結的作用,能受是它,所受還是它。

這個結破了之後,這功夫我們常講照住了,在念佛法門來講,事一心不亂得到了,就是念佛三昧得到了。三昧是正受,正受裡面是能受、所受都沒有,才叫正受。不像前面得到輕安,自己有感受,「我心好清淨」,你還有這個受。你有這個受,換句話說,你根結存在,這個受不是正常的。所以這個要不得,只要有受,哪怕很清淨的受都不行,那都是障礙,不是正受,就是不是三昧。

怎麼辦?繼續不斷的用入流的功夫,還是用返照的功夫。

再進一步,「盡聞不住,覺所覺空」。第三個結解開了,第四個結現前,第四個結是「覺結」,就是你有覺,受沒有了,能受所受都沒有了,有覺。

覺依舊是障礙,為什麼?它是法執的障礙,你有了它,它是無明根本。楞嚴會上佛說過,「知見立知,是無明本」,那就是你自己「我有覺」,有覺就是無明。你無覺,無覺你是凡夫。這個事情很麻煩,愈往後去境界愈微細。

不將覺結解開,不能證得法空,不能破法執。所以,到一切受,能受所受都沒有了,只有一個覺性現前,我們還要曉得這個境界,這個境界不是究竟的境界。到這個時候,不要以為我已經證得大覺,我已經成佛了,覺性現前!你再看經上講的無上正等正覺,你要是誤會了,那糟了。

好比你要到高雄去,你坐車才到了新竹,就以為到了高雄,就下車了,其實還遠得很。所以這個境界一定要很清楚,依舊功夫不能間斷,繼續不斷的去努力,去返照。

到「空覺極圓,空所空滅」,覺就是能覺、所覺,能覺所覺都空了。覺結解開了,這個時候「空」現前,空還是障礙,為什麼?因為你還有能空、有所空。能空是你入流這個功夫,所空的是覺,能覺所覺沒有了,空了,可見得你還有能所;換句話說,空性雖然是現前了,不圓滿,功夫還要精進,不能間斷,不能終止。

到「生滅既滅,寂滅現前」,這時候就是最後的一關,「滅結」。

生滅,這六個結,前面五個結統統是生滅法,你用入流的功夫把它破除、把它消滅了,可見得它都是生滅的。總而言之,全叫生滅心,生滅心就是妄心,生滅法就是有為法。動滅了,靜生了;靜滅了,根生了;根滅了,覺生了;覺滅了,空生了;空滅了,滅生了,寂滅生了。

這個寂滅、滅還不是個好東西,還是有為法,是最細微的有為法,這一關很難斷,斷掉這一關就入三摩地。入三摩地是什麼?見性!
可見得我們真如本性上有六重障礙,我們的真性不能現前,真性裡面本有的智慧、本有的德能透不出來、起不了作用,就是上面有這六種障礙。這六種障礙去除的辦法就是一個返照。

返照的方法那太多了,八萬四千法門都是方法,念佛也是方法,念觀世音菩薩也是方法。方法無量無邊,原理是一個,都是一個道理。所以才說法門平等,無有高下,為什麼?所有的方法你運用的得當,統統是解六結,破三空,叫你明心見性。

到這個地方,就是見性了,像《心經》裡面所講的「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到這個功夫還不是圓滿,這就是你剛剛見性,所以說圓教初住菩薩的地位。好像我們念佛,剛剛得理一心,不要以為得理一心就完了,還不行。但是這個時候再用功叫「無功用道」,也是古人所講「此處著不得力」。這個以後的功夫是任運成就的,沒有法子用力的。但是功夫還是用智照,所謂的歷事鍊心,這是諸位必須要懂得。

你要是再要深入一層問,到這個時候他的功夫怎麼用法?那你就看《四十華嚴》,五十三參就是這個方法。五十三參是已經入三摩地之後,再修成無上道。

你看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他是從圓教初住開始,初住菩薩是吉祥雲比丘,而初住菩薩的時候,吉祥雲比丘教給他什麼法門?念佛法門。所以,明心見性的菩薩,沒有一個不念佛的,可見得念佛法門之殊勝。

我們自己過去真是無知,我剛剛學佛的時候也是瞧不起念佛法門,以為這是老太婆教。我們這樣聰明,有這樣的智慧,怎麼去學這個法門?到以後經典看多了,才生慚愧心。我們認為最好的、最高的,是佛門裡頭接引眾生小廣告,撒廣告的,我們所看不起的,原來是佛法裡精華之所在。我們看走了眼,不識貨,真正的寶貝不認識,把假的當作真的,把釋迦牟尼佛權巧方便的法當作真實法,真實法不認識。

這麼多年,總算是搞清楚了,很慶幸,真正是難得。早一生搞清楚了,我也早一生到西方世界作菩薩去了,也不會到此地來了。這一生搞清楚了,那就決定不會空過了。

今天晚上給諸位所講的,這是講一個開端。只是講到這個地方,就是大義法師引用《楞嚴經》上這一段話。「金剛三昧」就是三摩地,也就是理一心不亂,是同樣的意思。

這一段對我們修行來說,是非常非常的重要,你要曉得這個道理,會用這個方法,你的功夫就得力,你會在修行當中法喜充滿,你不會退心,你曉得自己在進步,曉得自己的境界。你要不懂這個方法,你學佛,無論你修多少年,會半信半疑,學到最後可能變成不相信。古德所謂「學佛一年,佛在眼前」,你剛剛學佛,好熱心;「學佛二年,佛就在西天」,變成愈搞愈老油條,不在乎了,佛就遠了;「學佛三年,佛就化成雲煙」,沒有了。

那是不明白這個道理。你真正明白這個道理修行,你自己會感覺到,佛與我一天一天接近,好像跟他通信愈來愈密,感情愈來愈深,非常有味道。

古人教我們,「上友古人」,我們跟佛菩薩交朋友,這多自在,這多高尚。

向下,「普門品」裡面所講的,都是以這個理論做基礎。所以菩薩才有那麼大的能力,與我們起感應道交的作用,我們有任何苦難,依照這個理論、方法來修學,必定感應,道理在此地。

今天就講到此地。

    « Xem chương trước «      « Sách này có 4 chương »       » Xem chương tiếp theo »
» Tải file Word về máy » - In chương sách này

_______________

MUA THỈNH KINH SÁCH PHẬT HỌC

DO NXB LIÊN PHẬT HỘI PHÁT HÀNH




Lục tổ Đại sư - Con người và huyền thoại


Các vị đại sư tái sinh Tây Tạng


Kinh Đại Bát Niết bàn Tập 1


Hương lúa chùa quê - Phần 1: Hồi ký của Hòa thượng Thích Bảo Lạc

Mua sách qua Amazon sẽ được gửi đến tận nhà - trên toàn nước Mỹ, Canada, Âu châu và Úc châu.

XEM TRANG GIỚI THIỆU.



Donate


Quý vị đang truy cập từ IP 3.147.78.185 và chưa ghi danh hoặc đăng nhập trên máy tính này. Nếu là thành viên, quý vị chỉ cần đăng nhập một lần duy nhất trên thiết bị truy cập, bằng email và mật khẩu đã chọn.
Chúng tôi khuyến khích việc ghi danh thành viên ,để thuận tiện trong việc chia sẻ thông tin, chia sẻ kinh nghiệm sống giữa các thành viên, đồng thời quý vị cũng sẽ nhận được sự hỗ trợ kỹ thuật từ Ban Quản Trị trong quá trình sử dụng website này.
Việc ghi danh là hoàn toàn miễn phí và tự nguyện.

Ghi danh hoặc đăng nhập

Thành viên đang online:
Rộng Mở Tâm Hồn Viên Hiếu Thành Rộng Mở Tâm Hồn Huệ Lộc 1959 Rộng Mở Tâm Hồn Bữu Phước Rộng Mở Tâm Hồn Chúc Huy Rộng Mở Tâm Hồn Minh Pháp Tự Rộng Mở Tâm Hồn minh hung thich Rộng Mở Tâm Hồn Diệu Âm Phúc Thành Rộng Mở Tâm Hồn Phan Huy Triều Rộng Mở Tâm Hồn Phạm Thiên Rộng Mở Tâm Hồn Trương Quang Quý Rộng Mở Tâm Hồn Johny Rộng Mở Tâm Hồn Dinhvinh1964 Rộng Mở Tâm Hồn Pascal Bui Rộng Mở Tâm Hồn Vạn Phúc Rộng Mở Tâm Hồn Giác Quý Rộng Mở Tâm Hồn Trần Thị Huyền Rộng Mở Tâm Hồn Chanhniem Forever Rộng Mở Tâm Hồn NGUYỄN TRỌNG TÀI Rộng Mở Tâm Hồn KỲ Rộng Mở Tâm Hồn Dương Ngọc Cường Rộng Mở Tâm Hồn Mr. Device Rộng Mở Tâm Hồn Tri Huynh Rộng Mở Tâm Hồn Thích Nguyên Mạnh Rộng Mở Tâm Hồn Thích Quảng Ba Rộng Mở Tâm Hồn T TH Rộng Mở Tâm Hồn Tam Thien Tam Rộng Mở Tâm Hồn Nguyễn Sĩ Long Rộng Mở Tâm Hồn caokiem Rộng Mở Tâm Hồn hoangquycong Rộng Mở Tâm Hồn Lãn Tử Rộng Mở Tâm Hồn Ton That Nguyen Rộng Mở Tâm Hồn ngtieudao Rộng Mở Tâm Hồn Lê Quốc Việt Rộng Mở Tâm Hồn Du Miên Rộng Mở Tâm Hồn Quang-Tu Vu Rộng Mở Tâm Hồn phamthanh210 Rộng Mở Tâm Hồn An Khang 63 Rộng Mở Tâm Hồn zeus7777 Rộng Mở Tâm Hồn Trương Ngọc Trân Rộng Mở Tâm Hồn Diệu Tiến ... ...

Việt Nam (161 lượt xem) - Senegal (13 lượt xem) - Hoa Kỳ (12 lượt xem) - ... ...